游客发表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
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降本增效不断取得新进展。
面向未来,惟有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才能更好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深远海风电施工能力实现重要突破。当前,低成本、大容量、长时间、跨季节调节的储能技术还有待突破。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制氢、储氢、运氢及应用尚未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部分技术装备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
符合绿色低碳发展大方向,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又大幅提升,让新能源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政策环境有利,自身创新同样给力。
风电光伏更风光,离不开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实现我国绿氢工业化规模应用零的突破。同时也要看到,新能源要实现更大规模发展,除了锻造风电、光伏的优势长板,还要补齐短板,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持续增强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钛酸锂电池储能等新技术投入工程示范应用,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眼下,无论是锻长板还是补短板,都有不少好消息。风电光伏更风光带来的启示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3 今年上半年,光伏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在全国碳排放中,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八成以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
应当看到,我国能源市场空间大、工程实践机会多,坚持把创新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实现技术持续进步、效率持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定能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加快实现储能核心技术自主化,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和规模化应用。
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从8000元降至4000元左右,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从1.2万元降至4000元左右,不少项目度电成本与煤电相当甚至更低。近10年来,风电大功率齿轮箱、百米级叶片等关键部件持续突破,光伏量产单晶电池转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最为关键的还是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向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方向努力。前7月,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1.2亿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的比重超70%,光伏发电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8.7%……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正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支撑起隆基绿能硅片、组件出货量保持在首位的是其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2023年1月17日,作为规模领先的一体化组件龙头,隆基绿能公布了重要产能规划动作,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目前全球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据统计,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绿能已经连续14次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尤其是2022年11月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
为了研发,2022年7月,被誉为光伏大脑的隆基中央研究院正式投用,将陆续引进约4000名高端科研人才,具有世界一流研发水平。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也使得各光伏企业的出货量不断攀升。
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而在技术上,隆基绿能一直坚持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定位,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引领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并对过去十几年光伏成本大幅降低作出了贡献。
2月2日晚间,隆基绿能公告了其赴瑞士挂牌之路的最新进展——于近日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关于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附条件批准,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同意公司发行的GDR在满足惯例性条件后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隆基绿能再次引领中国光伏企业资本运作新征程,并开启海外投资兴业的新纪元。在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紧追下,一超多强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而对于科技研发,隆基绿能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常年保持在5%左右。被誉为光伏茅的隆基绿能,至今依然是全球光伏企业中市值最高的企业。而这一产能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隆基绿能在满足全球快速增加的光伏产能需求的同时,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2021年单位营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0年降低了20.7%,为实现产能增长与碳排放逐步脱钩奠定基础。
在这些举措的加持下,我们相信,光伏行业一超多强格局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不仅仅局限在国内,隆基绿能也把融资的目光瞄准到了海外。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隆基绿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财务相对健康。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或超400GW 行业竞争或长期延续一超多强新常态 来源:隆基绿能 发布时间:2023-03-06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根据媒体报道,国内四大组件厂商的出货量均超过40GW。
作为唯一一家加入RE100、EP100、EV100三项倡议和科学碳目标(SBTi)的中国企业,隆基绿能在ESG领域持续耕耘,并有了突出表现。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隆基绿能在科技成果、资本运作、战略布局、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全面领跑。此外,隆基绿能将把保山隆基生产基地打造为隆基绿能首个零碳工厂,计划通过使用100%的可再生电力、节能技改和购买CCER等抵消措施,实现运营范围内的零碳排放,推进3个100和减碳倡议在生产基地的整合实践。其中,隆基绿能的组件出货量位居首位。
由此,隆基绿能也多措并举,持续筑牢其一超的护城河。事实上,2020年-2022年,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中,隆基绿能的出货量均位居首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规模达到了87.41GW,同比增幅为60.3%,再创历史新高。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环节,产量排名前五企业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86.7%、84%、53.9%和63.4%,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截至2月3日收盘时,隆基绿能的总市值为3564亿元。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